2025 梦之夏
有一天,明做了一场梦,
梦里的人对明说,
当我看见你的时候,
你已经走了很远。
所以遥祝你,每日快乐。
“延长和你明澈的精神共度的那个瞬间”
我做到了吗
要继续向前走了
下午看完了《关于莉莉周的一切》,又是一部被名字欺骗的电影。
最近开始关注电影中的“人性”。
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》是一个更宏观的视角,将人性置于神性和兽性之间。而“莉莉周”虽然因被冠以“青春疼痛电影”之名——对其中人性的讨论多集中于人性本身的好坏,但我也多少可以感受到导演并非仅仅止步于此,他也想要诉说那种介于神性和兽性之间的“被取消绝对善恶划分的人性”和“被取消绝对评判标准的对错”。
但是主要还是局限在人性、局限在小小故事中啦。(that’s why “Pi” is unparalleled)(well, but both are incomparable, “Lily” for talent of storytelling)但还是忍不住想吐槽一下岩井俊二,惯会用猎奇的故事。感觉日本作家漫画家也这样,但是在小说和漫画里挺合理地。有人管莉莉周叫“日式电幻风格”,我看不如叫胡思乱想风格,感觉被迫看了岩井俊二的一场发泄梦。
《魔戒》三部曲就更明显,整个故事都在讲人性的贪婪一面,属于是再平白不过了。
这些关注是我从前没有自觉思考的,我想这不过是因为它们是社会环境中所隐蔽的。在心中的那个世界,童话的逝去令人扼腕。
但在写下这篇的此刻,我已经从初看少年派时对那种“取消善恶和对错”的错愕不安中走出,在莉莉周中得到了久野的勇气和力量。
顽固地以某种未经考量的标准评判人性是愚蠢的,但放弃标准更是灾难的。前者(掌握不断变化的标准)关乎一个人如何生存,后者(在不断变化的标准中加入不变的标准)则关乎一个人如何选择。生存无罪,可是选择却事关尊严和意义。
远航的特修斯之船,会带我成为另外一个人?
我有什么变化吗。
我选择不变,还是变化?
答案好像是,变化中的不变。